燃料油交易变得越来越火。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燃料油消费国和进口国,2012年,我国燃料油表观消费量3446.23万吨,同比增长6%,占中国石油总需求的1/10。而燃料油又是目前国内油品中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品种,因此越来越多的地方和企业设立燃料油交易平台,力图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交易中心和定价能力。
对交易所来说,燃料油这个较小的能源品种更多扮演一个切入者的角色,是对未来石油市场深入参与、铺垫的前哨站。就如新商所总经理李旭晖所言:“我们想一步一步发展,对于一些敏感的垄断行业,我们会一点一点地随着政策改革的步伐,不断增进其他的品种。”
燃料油的机会
对于燃料油交易平台的纷纷成立,中期分析师刘亚琴认为,各地愿意成立交易平台,一方面是希望掌握一定的地方定价权,另一方面是对回报有比较高的期望。“交易平台成立的成本较低,多多少少都有地方政府和大型企业的背后支持,收费又是比较直接的,中间商的收入和期货交易所相比非常小,收费的大头都在交易所。”
中国很多地方已经建立了石油交易所,包括上海石油交易所、大连石油交易所、深圳石油化工交易所等。刘亚琴表示,目前燃料油交易平台多为民营性质,拉了一些央企参股,如上海石油交易所上海久联集团占75%股权,中石油、中石化股占25%股权。这些交易所整体而言成交量都不算大,对市场价格的影响也有限。
在还未形成明确交易中心的情况下,新进入者不断出现,都怀着做大做强、掌控定价权的梦想。新商所总经理李旭晖表示:“我们希望以这个平台为基础,不断地制订出我们的原油生产指数、新华大庆原油指数、燃料油产品指数,逐步打造信息发布中心、价格发现中心,增强我们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和定价权。我们相信,依靠三家股东的资源,我们可以把它打造成现货领域国内第一的交易平台。”
新的现货交易平台的成立意味着下游企业有了更多货源渠道的选择,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行业企业的固有模式。特别是我国燃料油流通领域的垄断程度较高,对终端客户的利益损害比较大。比如中石油、中石化本身有一套销售机制,现货交易平台有可能打破其中的一些利益关系,而通过股权股份合作的方式,这些行业垄断企业也在把自身的利益融进交易所平台,市场在进行着渐进化的演变。
燃料油市场化程度较高,我国早在2004年就推出了燃料油期货,这些新成立的现货交易平台都希望能把业务延伸到期货领域,成为一个完整的交易中?心。新商所股东之一广东振戎集团董事长熊韶辉说:“我当然希望能有一个期货牌照,期货和现货对接才会相得益彰,更适合交易所的发展。”
从上海期交所的交易情况来看,燃料油期货的参与者更多是投机交易,现货平台参与者主要是贸易商和实体企业,包括地炼企业、终端企业,把这些企业整合在一起有望对整个贸易量形成突破,再延伸到期货市场则形成与实体经济联系紧密的交易中心,期货市场也不会仅仅成为投机者的乐园。
燃料油市场局限
虽然燃料油期货推出已近10年,但交易并不活跃,甚至从2012年5月开始不断出现零成交的现象。加上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割裂,使得我国虽然是第一消费大国和第一进口大国,但在燃料油定价方面仍然没有多少话语权。
对于燃料油期货交易冷清的现象,主要原因是从2012年2月开始,燃料油改为大合约,交易单位从每手10吨修订为每手50吨,“现在做一手燃料油的成本在3万元(人民币)上下,已经接近一手铜的保证金。再加上对燃料油交割标的质量标准进行修正,则在交割标的过渡期间很容易受政策影响,后来市场没有跟上节奏,成交比较差。”
这一交易标准调整的背景是当时证券市场萎靡,致使期货市场过度活跃,投机氛围浓厚,证监会对市场监控比较严格,提高了很多期货品种的保证金,包括把一些小合约改为大合约,来限制市场的投机度,因而燃料油成了政策调整中的一个牺牲品。
最近,市场中传出燃料油有可能改小合约的消息。上期所理事长杨迈军透露,将研究修改和完善铅、燃料油合约。但小合约未必能解决所有问题,燃料油期货交易冷淡也是产业链本身现货交易活跃度下降的体现,由于燃料油含硫量较高,随着各行业节能减排力度的加大,长期来看燃料油市场面临萎缩。
我国燃料油消费量在2007年达到4300多万吨的高峰,此后开始下降,到2010年下降到3100多万吨。去年的燃料油消费量虽然有一定回升,但与高峰时期相比仍然差了1/4左右。燃料油期货交割标的改变也体现了消费市场的变化。过去我国的发电厂、炼油企业、陶瓷生产企业以及船舶用油是燃料油的四大消费终端,现在电厂和陶瓷企业基本上都放弃了使用燃料油,船舶就成了主要的燃料油消费终端,2012年之前的期货合约主要针对电厂及陶瓷企业使用的锅炉燃料油,后改为船舶燃料油的标准,就是出于市场变化的考虑。
2009年出台的成品油消费税改革,把燃料油消费税从0.1元/立升提高到0.8元/立升,相当于每吨燃料油的成本上升了800多元人民币,导致了进口价格倒挂,进口燃料油与国产燃料油保持了一个较大的差额,1吨能差到500元人民币左右,这样国内外市场的价格更加割裂,拖累了国内燃料油的定价能力,使定价权更向新加坡市场集中。
目前,我国燃料油市场上55%以上都是船舶燃料油,受经济景气的影响,贸易量下滑,海上运输减少后对船舶燃料油的需求也在下降。加上进口价格倒挂,我国虽然是造船第一大国,但是船只更喜欢到海外加油,如到新加坡、日本等国和香港地区加油,内地燃料油的提炼标准与海外还有一定差距,海外加油不仅价格便宜、质量也更好,这种情况也影响到了内地燃料油的消费量。
“去年(燃料油期货)零成交发生在5月24号,期间正好原油价格不断下跌,在相对熊市的背景下,市场肯定是比较清淡的。另外,燃料油含硫高,从环保考虑,国家也不会大力提倡使用燃料油。而从未来的趋势来讲,即使经济转好,增加消费量也只是少许增加,更多将维持现有的消费量,不会出现大幅上升。”刘亚琴说。
醉翁之意在石油
在燃料油市场现期货交易冷清,未来也很难火爆的情况下,为什么这么多地方对建立燃料油交易平台还是充满热情?这一行为人的醉翁之意是另一个能源品种——石油。由于我国原油贸易被中石油等几家央企控制,市场参与者少,并且都服从国家统筹,因此,外来者不可能参与到石油的交易中去。那么已经有很好市场化基础的燃料油就成了未来介入石油交易的切入口。
石油与燃料油价格相关度非常高,石油80%的现货市场都采用了布伦特定价,而燃料油期货和布伦特的相关度则达到了85%以上。新商所的一位高管表示:“新商所股东方之一振戎集团不仅在燃料油商品方面具有优势,同时也是国内具有国营进口权的五家央企之一,且与中石油、中石化有合作关系。”未来通过试探性的合作,如何影响中石油、中石化,逐步参与到石油市场是很多交易平台内心的盘算。当然,“这个过程很难”。多位交易所高层这样说。
我国很早就致力于对石油定价权的争夺。在燃料油期货推出之际,就提出是为石油期货铺路。但时间过去将近10年,石油期货仍然迟迟不能露面,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石油市场的垄断。石油期货需要依托一个市场化的现货市场。我国石油进口垄断在少数几家央企手中,其他小型企业参加石油期货保值的意义就不是很大,中石油、中石化作为最大的玩家掌握了90%的货源,资金也具有优势,会在期货市场上形成垄断。
“现在上期所还是希望像布伦特原油一样把这个市场放到全球上去,让全球的贸易商都过来参与交易。7月5号推出黄金和白银的夜盘交易就是为石油期货做铺垫,因为要让全球的投资者参与到市场中进行夜盘交易必然是一个试点。石油期货今年推出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可能会放在明年。”刘亚琴说。如果将来参与到石油期货市场,燃料油市场的资源和经验显得尤为重要,这或许是各地争夺燃料油交易中心地位的一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