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是:首页 > 期货大师 > 正文

年轻的量子基金接班人----斯坦利.德拉肯米勒


文章出处:【期货日报】1999年7月22日   宋文彪 邓秀


  斯坦利.德拉肯米勒是索罗斯为“量子基金”所选的第十位也是最成功的接班人,参与和策划了著名的1992年“英磅战役”和“97亚洲金融风暴”。如果不是由于索罗斯的“反社会主义情结”,感情用事而没有听从斯坦利. 德拉肯米勒选择攻击日本金融市场,98年“量子基金”将获利甚丰不会陷于困境。他的年轻真使人吃惊,很难想象,一个掌管世界上最大基金达十年之久的经历还只有30多岁,手上控制了几十亿美元的基金。对一亿美元投资组合能达到近40%回报确实给人以深刻印象,但是对于几十亿美元资金的基金他也能实现这样水平的表现更是使人难以置信。自从1988年,斯坦利.德拉肯米勒从他的导师,也是他崇拜的偶像乔治.索罗斯手中接掌”量子基金”以来,经过他的积极管理,竟然使基金实现了平均每年38%以上的投资回报率。

  当年斯坦利.德拉肯米勒决定放弃当研究生,直接进入现实社会后,他被提升得很快。匹茨堡国家银行股票分析师的职务他干了不到一年,就被提升为股票研究主管。不久他辞去该职而成为一位脾气有点偏执但表现卓越的部门经理。由于此后他不断开创好业绩,不到一年,原先聘用屈克米勒的部门领导离开了银行,他就被提升补了该一空缺,再一次跃上了高级经理主管的地位。两年后,1980年,年仅28岁的他就辞别银行,创立了自己的财务管理公司-----“瑞格逊资产管理公司”。 该基金平均每年的收益回报率是37%。斯坦利.德拉肯米勒强调说,如果不计入“瑞格逊基金”早期的成绩,因为在1986年中期开始,他调整了交易策略,采用了沿用至今的灵活多方位交易方式,那么“瑞格逊基金”的年平均收益回报率还将到达45%。

  1986年,斯坦利.德拉肯米勒被“屈佛斯基金”聘为基金经理。根据协议,“屈佛斯基金”公司仍然许他继续管理他自己的“瑞格逊基金”。在他加盟“屈佛斯基金”之时,他的管理风格已从传统的单一持有股票组合转向债券外汇和股票相互组合起来的折衷性投资战略,灵活地在这些市场上进行买入多头和沽出空头的多样化交易。“屈佛斯基金”对他的市场天赋万分倾倒,又以他为首,创立了几个基金归他管理。其中最出名的是“积极主动策略投资基金”,该基金自他设立开始(1987年3月)至屈克米勒在1988年8月离开屈佛斯为止,一直是基金行业中成绩最卓越的基金。

  斯坦利.德拉肯米勒管理了7个屈佛斯公司的基金,外加他自己的1个基金,达8个基金之多。“屈佛斯基金”的名声如日中天,引起了索罗斯对这位后辈的注意,非常惊讶这个30多岁的年轻人比他本人在这个年龄是要干得好,亲自打电话邀他加入“量子基金”。由于他渴望与索罗斯一起工作,又由于他们的交易活动气质相近----典型的“金融狂人”,促使他辞别了屈佛斯而到索罗斯管理公司去工作。他认为索罗斯是他这一时代的最伟大的投资家。之后不久,索罗斯就把他的基金管理工作交给斯坦利.德拉肯米勒,因为索罗斯决定去从事帮助前苏联和东欧的封闭的经济进行改革。

  斯坦利.德拉肯米勒的杰出业绩,可以归结为三个关键因素:

  1.把握好“本垒打”。从投资组合的角度来看,斯坦利.德拉肯米勒这样说是为了达到真正杰出的业绩,你在行情顺利得心应手地交易时,要充分利用当前的优势。那时是真正需要你紧握桂冠不放的时刻。杰出的业绩纪录可以避免出现亏损年,要尽力创造一些每年收益率达到二位数以上,乃至三位数的年头。对于个人交易的情况来说,管理好资金意味着当你处于不常遇见的好机会,有深具盈利信心时,就要敢于投入资金操作甚至不惜用杠杆作用借入资金。就像在1992年著名的 “英磅战役”用20亿美元压下了100亿多美元的筹码。正如斯坦利.德拉肯米勒所说的那样:“当你对一笔交易充满信心时,就要给对方致命一击。索罗斯对我不多的几次批评是因为我对市场判断正确时,没有最大限度地抓住机会放大胜果。”

  2. 另外一个有益的教训是:如果发觉弄错了,就应立刻纠正。在1987年10月19日股市崩盘的前一天,斯坦利.德拉肯米勒犯下了难以置信的错误,由彻底做空转为130%的彻底做多,但在该月终了时他还是赚了。为什么?当他认识到他错定了时,他就在10月19日开始后第一个小时内把所有的多头头寸平了仓,而且反手做空。如果他当时心胸狭窄一些,面对与己不利的证据仍维持自己原来的头寸,或者拖延等待,希望看看市场能否恢复的话,他就会遭受巨大的损失。这种善于接受痛苦的真理,并毫不迟疑,毅然决然地作出相应反应的能力,是一个伟大交易员的标志。

  3. 虽然斯坦利.德拉肯米勒在市场趋势反转时,应用“价值分析法”来测度期货价格可能达到的范围,并相信他是重要的方法,但他也强调“价值分析法”不能用来确定入市时机,所以斯坦利.德拉肯米勒用来对许多市场确定入市时机的重要工具是“持仓量的分析法”和“技术指标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