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的贡献
一个有影响的股评家,如果他是独立的(这不太可能!),那么他的意见具有一定的
参考价值;如果他是偶尔被庄家收买一下,那么他的意见也还大部分值得参考;如果他是
庄家豢养的,那么,这就可怕了。
回顾一下中国股评的成长史,平庸者居多,佼佼者少见。凡大势在头部转折点,绝大
部分还在鼓噪看好,害得股友散户们一再被套,而一些别有用心的股评,在个股评论上更
是致人于死地而后快。
1997年5月初,某市电视台在股评节目中,邀请了几位著名的股评人士,其中某投资
顾问公司的首席分析师与当时的股评氛围大唱反调,在主持人一再的诱导下,该分析师仍
不给面子,坚持劝广大股民离场观望,好在主持人有点涵养,算是找了个台阶下。但此后
该分析师再也没有露过面。星移斗转,事过境迁,现在回过头来结合后来大盘的走势,这
件事很值得股民散户们深入思考。
股海茫茫,股民们需要导航的明灯。而中国上万股评人士的鼓噪,使股民们更加茫茫。
紧跟股评的股民,有赚的也有赔的,有赚了又赔,赔了又赚的。
不理会股评的股民,也是有赚有赔,赚了赔,赔了赚。
但总的来讲大家一算,赔多赚少,谁也不比谁差!舆论的贡献在哪里?如果你因为听
了股评或受舆论影响而一直在赚多赔少,那么舆论对操股的贡献就是不可磨灭的,然而有
没有这样的股民散户?少数,多数是赔的。
那么,舆论的贡献看来主要还是在"正面引导"方面,据说当初两次见大顶时,很多舆
论机构抵制"控制风险"的文章。股市欣欣向荣、蒸蒸日上、莺歌燕舞、嫦娥奔月,这,谁
都会吹。调整时天天喊见底,新一轮涨势将如何美妙、疯狂地、报复性地反弹,这,谁都
过瘾。
想起五六十年代舆论的好大喜功,报喜不报忧的毛病,不知是以怎样的渠道,经过大
革命的洗礼,又遗传到了新时代的股评舆论界。
慢牛乖牛,对股评家来说不过瘾,因此1996、1997年的疯牛、病牛肯定有舆论的一份
贡献。庄家们的盆满钵满肯定也与各位股评人士的努力分不开。股民散户们的一场场恶梦
肯定多少也与股评有关。
1996年10月15日,吉林化工在深交所上市,开盘价8.50元,收盘价10.70元,之后,
一连三日气贯如虹,直拉到25.60元,最高涨幅达到上市开盘价的300%。10月18日在评论
看高30元以上的蛊惑下,有2个亿左右的股民资金被套在了高位,直到今日,在漫长的两
年中,最高价位13.80元。
路漫漫其修远,股民上下而求索。
|